肉毒桿菌的歷史

肉毒桿菌素的英文名是 BOTULINUM TOXIN


在1895年,於比利時的一個餐廳,有34個客人在進食了生腌火腿後患上了食物中毒。其中3人死於全身中毒。死者都有神經麻痺的特徵。其後, Emile Pierre Marie van Ermengem 教授從死者的身體和食物中,分離出導致這場慘劇的細菌,並將它命名為肉毒桿菌。這細菌會製造8種毒素,即A、B、C1、C2、D、E、F及G。除了C2屬細胞毒素外,其他的都是神經毒素。


1920年美國加州大學Hooper基金會的Herman Sommer醫生,嘗試提煉出這毒素。不過,他未能提煉得到高純度的毒素。
直至1946年,馬里蘭州的Edward J Schantz醫生首次提煉出高純度的結晶狀的肉毒桿菌毒素。5年之後,Vernon Brooks醫生建議用此毒素來醫治肌肉功能過度興奮。到60年代後期,三藩市眼科醫生Alan Scott醫生提出通過以肌肉麻痺的方法來醫治斜視的可能性。但是,直到 1978年, Scott醫生才開始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到人體以治療眼疾。


Schantz醫生在1979年11月製造了一批 A型肉毒桿菌素,名叫「11-79」,並將此批毒素保存至今。而這就是第一批通過了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(FDA)認證的毒素,用於治療肌肉張力障礙引致的斜視,眼、臉痙攣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