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msn.com/zh-hk/health/other/%E9%BE%8Db%E6%95%88%E6%87%89-%E3%80%8C%E5%AA%BD%E5%AA%BD%E6%89%8B%E3%80%8D%E6%B9%A7%E7%8F%BE/ar-AAnW5X

龍B效應 「媽媽手」湧現 
28/6/2014


www.mingpao.com
(明報製圖)


【明報專訊】骨科是男人天下,因為手術期間,很多時需要托起整隻腳,或要用鎚裝嵌人工關節;托腳要耐力,捶鎚講求爆發力,不少女醫生因此卻步,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葉永玉是巾幗先鋒。她是香港第一位女骨科醫生,除了托腳換關節,更專攻手外科,八十年代做了不少工業意外斷肢再植手術,近年多治理常見的上肢勞損,也為腦癱病人重建上肢功能,全都離不開一雙巧手。


鄭﹕鄭志文醫生、葉﹕葉永玉醫生


藝人楊千嬅在微博自爆,抱BB抱到手筋發炎水腫,要打針和接受物理治療……今年人人趕住生龍B,新手媽咪數量勢增,而「媽媽手」是很多「新丁」的煩惱。雖然抱到手痛,又捨不得放下心肝寶貝,如何是好?


懷孕水腫過勞致發炎


鄭﹕龍年多人生BB,有病人告訴我,抱BB抱到手腕痛,要怎樣處理呢?

葉﹕我有很多病人,懷孕時已說手腕痛,其實是患上腱鞘炎;腱鞘是肌腱的保護膜,在手部的橈骨兩側,有兩條控制拇指的肌腱(圖A),拇指經常要用力,提重物或者抱BB,用得多就會過度勞損,令腱鞘發炎疼痛。

鄭﹕很多人稱這為「媽媽手」,為什麼?

葉﹕女性在懷孕期間,荷爾蒙水平改變,令肌腱水腫,與腱鞘摩擦增加便容易出現問題;加上BB出生後,既要抱BB,又要換尿片、洗奶樽,很忙,用手過度便出現勞損。

鄭﹕除了腱鞘,會否出現其他問題,例如﹕腕管綜合症、網球肘等呢?

葉﹕一些重複的動作或提舉重物,都可導致上肢勞損。腱鞘之外,肌腱周圍的組織也會發炎。例如﹕腕管過勞令周圍的肌腱水腫,就會壓迫腕管內的神經線,令手指麻痹,拇指力量變差。另外,手指也有肌腱和肌腱膜,一旦發炎就會活動得不順暢,要用力才能伸直手指,手指關節「咔」一聲手指才會彈起,俗稱「彈弓指」。

打針未必有效

鄭﹕家庭醫生經常遇上肌腱發炎的人,一般處方消炎藥,又會建議病人「紮起」患處,限制活動,專科醫生有沒有特別的處理方法呢?

葉﹕病因是用手過量,所以最重要是有適當的休息,休息勞損的部位;另外,要做一些伸展運動,媽媽經常抱BB,肌腱長期維持緊張狀態,慢慢就會出現攣縮,所以要做一些伸展、拉筋運動,拉鬆勞損的部位(詳見「手部勞損4招拉鬆」)。以腱鞘炎為例,由於拇指兩旁肌腱出現勞損,需要做伸展肌腱的運動,保持拇指的整個活動幅度。

鄭﹕如果一拉就痛,要繼續嗎?

葉﹕要在可忍痛的範圍盡量伸展,否則會出現攣縮,而且很多時候不僅是拇指勞損,其他手指也有問題,所以同時要伸展其他手指,將小肌肉拉鬆。如果休息和伸展運動未能完全解決問題,就要用消炎止痛藥,也會建議病人戴上夾板或托,減少肌腱活動,讓肌腱休息。

鄭﹕托是否需要整天戴上?工作時戴上?抑或休息時戴上?

葉﹕托有兩類。讓手勞損部位休息的托,是緊的,目的是固定勞損部位在一個好的位置讓它休息;工作時戴的托,較為軟身,輔助勞損的肌腱,不用太受力。除了戴托,也會建議做物理治療,或用超聲波、熱敷、凍敷,幫助止痛。

鄭﹕病人最喜歡問,「 醫生,可不可以打針」?

葉﹕當上述各種方法都不太滿意,可以注射類固醇,類固醇有消炎作用,混合局部麻醉藥,可以即時解決痛楚。

鄭﹕一百個肌腱發炎的病人中,多少人需要打針解決呢?

葉﹕一半人經過生活上的調控或物理治療,會有所改善,另一半就需要注射藥物。如果媽媽希望在短時間內止痛,亦會選擇注射類固醇。注射類固醇是不是一定有效呢?未必。大概一半的病人會有好的療效,剩下的那一半就需要多加休息。如果希望很快解決問題,可能就要做一些「鬆解」的手術。

莫讓拇指太操勞

鄭﹕終極治療就是開刀,做手術?

葉﹕手術將包裹着肌腱的腱鞘剪去,肌腱就可以暢順地伸展;不過,手術後手指功能可能受影響,需要一邊做復康運動,一邊等軟組織慢慢癒合,約三四星期就完全康復,以後再不會有腱鞘炎,一勞永逸。不過,我們的身體有很多肌腱,這個部位的問題解決了,另一隻手又會出問題,或可能會出現彈弓指。

鄭﹕是否要練習抱BB的姿勢,像你練舉重,就可減少勞損?

葉﹕其實這不止是媽媽獨有的勞損,不論是辦公室一族、家庭主婦、飲食從業員,因為打字、揸鑊鏟、揸刀等經常使用拇指的工作,或用手、手腕、上肢不恰當,都可能出現腱鞘炎、腕管綜合症、彈弓指、網球肘等上肢勞損;所以,日常用手,例如拿起茶壺,若只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三隻手指,拇指最「受力」,容易勞損,正確方法要將力度分佈五隻手指,不能單靠拇指。

★葉永玉醫生

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,全港第一位女骨科專科醫生,主攻手外科和顯微外科;全港第一位女舉重運動員、2009至2012年香港女子健力舉重排名第一位,是多項香港紀錄保持者。

★鄭志文醫生

醫學會會董,家庭醫生。現擔任醫學會會訊主編,訪問同業,又化身索女Lai Eve寫食經;同時在《明報》撰寫專欄。縱使已「周身刀」,仍然愛搞新意思,搞不清醫生是正職還是副業。

■有片睇

想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現場情况,可登入http://www.mingpaohealth.com/doc.htm

皮肉都關骨科事 點止照顧206塊骨頭

一個成年人全身有206塊骨頭,原來骨科專科醫生不單是照顧這206塊骨頭。

專攻一雙手

鄭﹕我轉介病人去看骨科,他們經常會問﹕「我不是骨有事,為什麼要去看骨科?」骨科究竟包括什麼?

葉﹕一說起骨科,人人只會想起骨頭,但骨骼系統並不止有骨頭,還有軟組織,包括肌肉、神經線、血管、肌腱,還有皮膚,所以骨科同時處理軟組織和硬組織。

鄭﹕豈不是全身都與骨科有關?

葉﹕心肝脾肺腎等大器官,就不屬我們的處理範圍。

鄭﹕我知道你對於手特別有研究,手這麼小,為什麼要開一個專科呢?

葉﹕手的解剖很複雜,病變多,案例也多,所以慢慢形成副專科;加上手比較細小,的的骰骰,接駁血管、神經,需要用放大鏡、顯微鏡,所以又發展出顯微外科。

由斷肢到退化

鄭﹕哪些案例令你印象深刻?

葉﹕手外科在香港一直在演變。二三十年前香港有很多工業,手外科開始發展,因為當年很多工業意外,砸斷上肢、壓傷手指,當年可以做到斷指斷肢再植,令人很振奮,因為不用再把斷指斷肢扔掉。隨着香港工業式微,現在手外科主要處理的是退化問題。最近十年,在手外科或是我的個人發展,就是幫助腦癱病人改善肢體功能,讓他們正常學習、正常工作。

欣慰——還她雙手自主權

鄭﹕大多數腦癱病人是因為出生時大腦缺氧,情况是否像成年人中風一樣,令部分肌肉動不了?

葉﹕腦癱可能是出生時發生意外,亦可能是先天腦部發育不正常。病人情况和中風差不多,上肢或患肢出現痙攣或不自主活動,所以即使他們智力正常,但因為肢體功能障礙,不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,我覺得他們都應該有一個公平發展的機會。手外科的醫生就可以盡量幫助他們恢復上肢的功能,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潛能。

鄭﹕他們的手功能原本有多差,手術後能達到怎樣的水平?

葉﹕令我最振奮的病例,有一個女學生,手術前左手零功能,她的智力非常高,很想讀化學,但無法拿起實驗瓶做實驗;我們做了四五次重建手術,再加不同的康復治療,經過五年時間,她不但可以做化學實驗,生活上和學習上可以達到無障礙,她現在已大學畢業,投身社會。這件事令我覺得很欣慰。

槓鈴的槓心重20公斤、兩旁槓鈴片各重2.5公斤,葉永玉醫生總共舉起25公斤槓鈴,還可以按記者要求或蹲或站拍照,果然輕而易舉。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訪問當日,葉醫生正為本月中舉行的亞洲卧推舉錦標賽操練。她在教練卜錦文的協助下,舉起85公斤槓鈴。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香港第一大力女將

「吼!」躺在80公斤槓鈴下的葉永玉醫生,不斷調節身體的姿勢和雙手的位置,然後大吼一聲,舉起槓鈴。

傍晚七時半,葉醫生完成手術後,匆匆趕到灣仔運動場的舉重室,換上運動服,開始熱身。舉重室內另一名學員舉起25公斤的槓鈴時,雙手不停顫動,好不容易才堅持到一秒鐘。換上葉醫生,躺在25公斤的槓鈴下,接連舉起10次,對她來說,這只是熱身運動。

38歲起學舉重屢破紀錄

業餘愛好,可能人人都有;但將業餘愛好玩出專業水平的,可謂鳳毛麟角。葉醫生正是其中一位。原來除了是香港第一位女骨科醫生外,她還有許多香港第一,例如玩舉重不足兩年,就一口氣打破3項香港紀錄,更是首位代表香港出賽的女舉重運動員。

談起舉重成績,她有點害羞,謙稱只是無心插柳。

原來她年輕時是「零運動」,直至38歲,身為三子之母同時兼顧長時間手術,她感覺體力大不如前,開始到健身房做Gym,「初時不過想跑跑步、減減肥,誤打誤撞玩起舉重」。練了一年便奪得全港健力舉重公開賽亞軍,之後她更代表香港出賽,打破多項亞洲紀錄。現時她繼續參賽,不但愈舉愈重,亦擔任香港舉重隊教練及香港舉重健力總會主席。本月中,年逾50的她出戰在哈薩克舉行的亞洲卧推舉錦標賽。葉醫生目標是舉到80公斤以上,「最好有85公斤」。

人人以為舉重講求力氣,葉醫生卻不斷強調小肌肉協調度的重要,身為骨科醫生,熟悉人體骨骼和肌肉,而長期做微細的手術,正是講究大腦和手指小肌肉的協調,玩起舉重自然事半功倍。聽起來輕巧,但要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屢創佳績,背後的努力和堅持,不是「天才」二字便可輕輕帶過的。當年慧眼識「英雌」,一手帶她參加國際賽事的卜錦文教練說,葉醫生是他見過最有毅力的舉重選手,無論工作有多忙,她幾乎星期一至六都堅持訓練。

人手砌得多,葉醫生首次「重建豬手」,花了一兩分鐘,就把八件斬碎的豬手「還原」。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中國人雖有以形補形之說,但葉醫生強調毫無根據。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對着「手眼協調板」,兩位醫生變成「大細路」。(葉思雅、陳淑安攝)

考考你﹕巧手重建豬手

葉永玉醫生有一雙巧手,鄭志文醫生特地為她準備了兩項挑戰﹕一塊「手眼協調板」和一對豬手。

手眼協調板看似簡單,玩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。限時一分鐘,葉醫生必須依次序將四粒小零件插入小孔砌成一組,砌得愈多,分數愈高。這遊戲不但手眼要協調,更要注意手的力度和細緻度。

面對新挑戰,葉醫生躍躍欲試,練習時亦全力以赴。玩完一次,嫌分數不夠高,要求再玩再砌,連玩3次,成績一次比一次進步,仍然未肯罷休。愛贏愛挑戰的個性,可見一斑。

協調板「賽事」後,緊接再來一個「上肢重建」手術。放心,不是人手,而是——豬手!

鄭醫生精心熬製一對「南乳豬手」以饗葉醫生。但享受美食前,要求葉醫生將預先斬成八件的豬手重建。眼看支離破碎的骨頭,旁人都覺得是mission impossible,葉醫生卻信心滿滿,拿起刀叉左擺右比,口中念念有詞﹕「這塊是關節位,應該擺在這裏」,數分鐘便完成這項史無前例的重建手術。

「豬手補手?當然不行!」

挑戰完畢自然要開餐,鄭醫生笑稱「以形補形」,幫葉醫生補補手。葉醫生大笑說﹕「豬手補手?當然不行啦!」原來並沒有哪些食物對手部特別有益。豬手含骨膠原,雖對皮膚有好處,不過膽固醇較高,都要小心。葉醫生非常重視飲食健康,閒時亦會下廚,不過笑言廚藝「麻麻」,只會煮給自己吃,「因為我煮的菜又要低鹽、又要低油、又要低糖、又要低脂,所以個個都說不好吃,還問我為什麼要吃這麼寡的東西」。葉醫生說,人到中年,自然會怕發福、怕膽固醇高,而作為舉重隊運動員,參加比賽更要計算體重,因此必須控制飲食。

文﹕鄭寶華、曾明

編輯﹕林華君